【为了大地丰收】我省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2875万亩,比2020年增加1023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_吉林广播网,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交通广播,经济广播,乡村广播,音乐广播,资讯广播,健康娱乐广播,故事广播,教育广播,在线直播,在线点播

【为了大地丰收】我省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2875万亩,比2020年增加1023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编辑:吉林广播网    来源:738早新闻   
2021-05-26 09:49 校对:徐冰鑫    审核:张亮


今年,我省计划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280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2875万亩,比照2020年增加1023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请听报道:

这两天,在全省率先进入春播阶段的梨树县百万亩玉米示范基地,玉米齐刷刷出苗一尺来高,有的已经长出三叶一芯。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出苗率已经达到9成以上了,而且苗全,苗长势非常壮实。”

今年,梨树县百万亩玉米示范基地全部实行“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在备耕阶段用秸秆覆盖地表,犹如为黑土地穿上衣服、盖上被子。“梨树模式”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保墒好、出苗率高、产量高。用上保护性耕作方式,1公顷黑土地能增加产量1000多斤。

今年,梨树县有4000家农民合作社加入保护性耕作的行列。当地创新提出“生产单元”的管理模式,把每一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0公顷以上的专业合作社纳入一个生产单元,配齐农业保险、粮食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等涉农服务组织,提供“点对点”的专属服务,解除“单元”成员在春耕贷款、粮食存储、抗灾减灾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技术、资金、管理样样到位,张文镝所在的生产单元大展身手,200马力自动导航拖拉机,配套牵引三行大型条耕机进行秸秆集行后,六行高性能免耕播种机进行宽窄行播种,生产场面呈现出技术作业耕地连片规模化、秸秆集行覆盖条耕化、免耕播种大型机械化、作业导航智能化的全新景象。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通过生产单元的建设、规范,更加标准化地推广‘梨树模式’。”

今年,梨树县共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28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0%。同样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站排头”的农安县,今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50万亩,占到玉米种植面积的67%。当地成立了技术服务指导组,手把手指导全县22个乡镇作业细节;实行“普惠敞开”补贴政策,每台免耕播种机补贴15800元;推动无人驾驶播种机、无人机植保、虫情探测灯等新型机械、新型技术广泛应用,让免耕播种技术充分发挥优势。农安县铁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倪勇:“现在明显可以看出来,秸秆全量还田出苗出到了9成以上,保护性耕作的效果相当明显了,因为它保证出苗差两三成苗的情况下,到秋天产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省6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8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今年春耕,松原、白城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成倍增长;农安、双辽等15个县实现整县推进,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同时,各种黑土地保护集成方案正在吉林大地上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深翻+归行覆盖+粉耙”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秸秆过腹还田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水肥资源综合调控技术”、米豆轮作的“种植结构优化技术”等13套黑土地保护集成方案,正在我省东、中、西部全面发挥节本增效作用。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二级调研员曹殿广:“全省成立9个保护性耕作调研指导组,分赴各任务县指导春季免耕作业,启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实现全省统一管理。已投入作业的免耕播种机达到3万台。参与作业的农机合作社3500多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便民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