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不同方法,解答同一道丰收公式
编辑:吉林广播网
来源:新闻综合广播
2021-05-17 09:01
校对:刘超
审核:金可红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通过推广绿色种植、发展节水农业等方式,保护提升耕地地力,为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奠定坚实基础。请听报道: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白山市红土崖镇,农户张亮正在农业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挑选微生物有机肥:“我已经用了三四年这个肥料了,最近这几年地养的特别好,产量也挺好,这个菌肥用着也挺顺手。”
张亮口中的菌肥不仅养地还省钱,让不少白山市的农户们从中获利。这要得益于近年来白山市积极调减施肥量较大的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引导农户发展长白山特色经济作物,减少化肥使用量。白山市农委特产科科长曹荣强:“推广施用有机生物菌肥,从根本上改良土壤结构。在农药的检控上我们施用绿色防控体系,同时进行生物防控技术,杜绝农药的使用。”
好的化肥要配上好的土质。在蛟河市新站镇河南村,水稻种植大户张君经过农业部门专家们的指导下,针对土质科学施肥。看着长势良好的水稻秧苗,对今年的粮食丰收充满希望:“以前我们这就是靠着多年的经验去施肥播种,明明都感觉到地不打粮了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现在科学种田了,成本节约,地也得到了有效的养护”
近年来,蛟河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建立健全更低质量检测网络等形式,大力倡导农户“养”、“护”结合,共同把黑土地养护好,利用好。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志刚:“今年春季我们设立一个黑土地保护的宣传周,农技人员利用农村大集发放各种资料 1 万余份,指导农户近 3000 人。还大力进行了秸秆还田以及农作物的减免耕技术等等。”
土地保护有成效,合理用水不能少。在通化县西江镇西江月现代水稻种植合作社,技术专员李明和社员们正在查看节水控灌设施,并加大农田使用地表水的比例,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每十天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再按照这个定额和流量一起来算出水稻种植面积,用水量对地下水位变化的一个影响。”
近年来,通化县西江镇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究节水课题。仅今年春季用于12万亩水稻田建设的拦蓄地表水工程就达到20多处,全面提高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率。李明:“我们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拦蓄地表水,充分利用地表水,缓解地下水的压采,让地下水位的一个持续下降的问题得到缓解。”
以上报道由全省广播联盟白山台记者赵文博、蛟河台记者刘艳波、通化台记者刘伟联合采写。
【相关新闻】
※ 长春新区:超前一步服务 助力企业“破茧成蝶”
※ 吉林省首个高速公路直流充电桩试运营
※ 2021年“幸福长春圆梦助学”活动开启,点亮困难学生的“求学梦”
※ 今年前7个月吉林省对外贸易增长34%
※ 白山市扎实开展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坚持污...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吉林英雄赞)为您介绍舍身为国的抗...
※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各地以有力举措和贴心服务,加快推进项目...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四季康养,打造“慢生活”的吉林市样...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吉林英雄赞)专栏带您重温吉林历史...
※ 【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春: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