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丰收)打出科技组合拳 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编辑:吉林广播网
来源:738早新闻
2021-04-12 09:40
校对:刘超
审核:金可红
备春耕时节,我省各地以农业科技引领,突出推广新模式、新业态,提升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水平,让黑土地的活力持续澎湃,为全年粮食稳产、高产打好基础。请听报道:
在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公司舍力镇土地整治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推土机、挖掘机齐上阵,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都在有序推进。过去,这片区域是荒凉的盐碱地,自从大安市对全域土地进行综合治理以来,昔日一些以干旱盐碱风沙著称的区域逐渐沙消碱淡,由白变绿,正在成为重要的粮食增长极。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公司孟宪东:“这个项目区大概是222公顷,今年要全部整理出来,初期做工程项目:土平、沟渠、排沟的建设、排渠的建设。5月20日把全部工程结束,进入插秧阶段,争取在6月5日之前全部完成插秧,像这样规模的项目区我们还有四个。”
目前,大安市已投资14亿8189万元,完成了包括叉干镇民乐村、龙沼镇、牛心套保苇场等8个土地整治项目,入库新增耕地面积2863公顷。2021年,大安市计划入库新增耕地2409公顷。大安市自然资源局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去年我们新增耕地粮食产量达到了每公顷15000斤,今年计划新增耕地增加2409公顷。”
在新增耕地面积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保障的同时,我省还加大了田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吉林省云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植保无人机展厅内,前来参观洽谈的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络绎不绝。来自公主岭银祥种植合作社的卢金龙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流转土地4500亩以种植玉米为主,以往用人工和高架机为作物喷洒农药,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伤苗,自从用上植保无人机这活儿一下子就轻松起来了:“以前洒农药都是雇人工,人工背着每天能打30亩地、20亩地,累够呛。现在无人机就好了,一天能打1000亩地。特别方便,省工、省时、省力。”
从喷洒农药再到播种、施肥,植保无人机每天单人飞手可完成1000亩作业面积,同时还能进行夜间飞行,不受天气影响。吉林省云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暴响:“它现在的喷洒效果是达到原先是同款产品的4到5倍,每平方厘米能达到90个着落点。”
与此同时,我省今年还加强监测预警,加大干旱、洪涝、台风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御防治力度。在产粮大县梨树,国网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们正忙着架设线路,为病虫害监测设备的安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国网梨树县供电公司安全总监任小光:“我们班组负责十套设备的安装,预计春耕之前全部安装完毕。”
梨树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潘巨文:“按照计划我们今年又增加了35台套病虫害的监测设备,这些监测设备主要分布在全县的各个乡镇,可以说病虫害的监测设备在全线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我省将强化迁飞性、暴食性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虫情测报灯在实现县级全覆盖、性诱捕器实现村级全覆盖的基础上,增设太阳能智能化性诱设备,全力“虫口夺粮”保丰收。
【相关新闻】
※ 长春新区:超前一步服务 助力企业“破茧成蝶”
※ 吉林省首个高速公路直流充电桩试运营
※ 2021年“幸福长春圆梦助学”活动开启,点亮困难学生的“求学梦”
※ 今年前7个月吉林省对外贸易增长34%
※ 白山市扎实开展蓝天碧水保卫战和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坚持污...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吉林英雄赞)为您介绍舍身为国的抗...
※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各地以有力举措和贴心服务,加快推进项目...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四季康养,打造“慢生活”的吉林市样...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吉林英雄赞)专栏带您重温吉林历史...
※ 【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春: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