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视通 2021-02-26 07:29 校对:刘超 审核:李雨楠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颁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科技战贫的木耳院士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省柞水县脱贫攻坚工作时,用“小木耳大产业”点赞了该县小岭镇金米村木耳种植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千里迢迢、异地科技扶贫的成果,也是他“心系农民、科技战贫”大情怀的具体缩影。
李玉,现年76岁,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是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吉林省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长,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程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他所在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度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
初心不变,心系农民。“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2012年以来,他不顾70多岁高龄,率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进行科技扶贫,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阜平、山西临县、安徽金寨等革命老区,云南澜沧、贵州铜仁、新疆阿尔泰等边陲一线,走在崎岖山路、冒着严寒酷暑、克服高原反应,日行颠簸近千公里,“流点鼻血算什么,边疆是他们用血捍卫的”,成为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蘑菇地里捡钢镚的“财神爷”。面对农村无资金、无技术的窘境,他慷慨捐款480万元,帮助农民从零起步发展香菇产业扶贫。
投身科研,矢志战贫。他在国内首倡“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食用菌栽培成为95%的贫困县主导性扶贫产业。2017年,当他得知柞水扶贫出现瓶颈之时,不顾“红眼”飞机的辛劳,远赴当地进行实地考察。针对柞水区域不宜、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他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打造社川河流域木耳产业带,引入高产高质品种,采用“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
带动全国,走向世界。在吉林,他亲手带出了汪清木耳菌包厂基地和黄松甸黑木耳地栽示范基地。在全国,他和他的团队共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成为“小木耳 大产业”的领路人。他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布置,担任国家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首次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8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让非洲百姓全年吃上蘑菇。
【相关新闻】
※ 景俊海:扎实推进备春耕生产 奋力夺取粮食大丰收 为维护国家粮食...
※ 韩俊:加快全省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吉林振兴发展率先实...
※ 《告别 赓续》系列报道:一封信
※ 李玉:在泥土里埋下技术的“种子” 小小食用菌变成大产业
※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各地重大项目陆续开复工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
※ “鲜花盛开”香溢央视—— 吉林电视剧再放异彩
※ “建设忙·春意闹”系列报道之二:丸都山下春潮“集”——集桓高...
※ 吉林省召开传达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 景俊海:牢牢把握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基本定位 在围绕中心服务...
※ 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