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灵芝人

Movie

长白山下灵芝人(四)灵芝,不只是药材!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6-05 13:53:00
Movie

长白山下灵芝人(三)这里是李玉院士工作过的地方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2-10-27 13:33:00
Movie

长白山下灵芝人(二) 药中仙草——灵芝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2-10-24 14:23:00
Movie

长白山下灵芝人(一)——Hi!黄松甸

编辑:王欣   

原文链接
2022-08-26 15:50:00
Movie

黄松甸食用菌真的太酷啦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6:07:00
Movie

蛟河市副市长李国佳向全国食用菌专家代表做经验交流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6:04:00
Movie

直击现场!黄松甸我们来啦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6:01:00
Movie

黄松甸食用菌燃爆牡丹江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6:00:00
Movie

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5:57:00
Movie

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 高光时刻(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5:54:00
Movie

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 高光时刻(一)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5:54:00
Movie

黄松甸食用菌(厦门)创新博览会 大放异彩

政府搭台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5:47:00
Movie

黄松甸菌类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5:44:00
Movie

黄松甸食用菌再燃博览会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4:40:00
Movie

22日十点直播间不见不散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4:37:00
Movie

黄松甸食用菌燃爆厦门博览会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4:34:00
Movie

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

作者:裴寄希    编辑:裴寄希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10-13 14:33:00
Movie

你好,牡丹江!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9-28 08:19:00
Movie

厦门,我们来了!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9-28 08:18:00
Movie

那么大的灵芝你见过吗?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9-28 08:17:00
Movie

你好,黄松甸

编辑:王欣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9-28 08:15:00
Movie

主题原创海报合集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6-03 09:03:00
Text

主题原创海报合集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原文链接
2023-06-03 09:03:00
Movie

黄松甸:仙草一株林中秀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坐落在长白山余脉的威虎岭下,群山环抱,碧水长流,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因它地处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最适合菌类作物生长,60年代初就有人在此种植灵芝。经过70年不懈努力,如今的黄松甸灵芝种植已经由过去的封闭保守、单打独斗,发展到如今集约化、机械化和开放式经营,灵芝的种植规模、产品数量迅猛增长,成为远近闻名的灵芝之乡。

灵芝又称仙草、瑞草,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一般生长在高湿度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在我国分部较广。黄松甸因地理条件优越、培植技术高超、技术人才充足而备受瞩目,灵芝具有“菌盖厚、菌管黄、形似肾、畸形少”的特点,深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70年来,在青山绿水间,在树影摇曳下,黄松甸人辛勤耕耘,投资企业苦心经营,市、镇两级政府积极引导,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冲破了“散户量少”的低谷徘徊,如今得到井喷式发展,开创了黄松甸灵芝种植产业新局面。

2004年,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年会在蛟河市召开,黄松甸被列为唯一参观现场;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食(药)用菌生产基地,2001黄松甸灵芝荣获首届长春农博会名牌产品,2012年黄松甸灵芝种植基地成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5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松甸灵芝”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黄松甸”为地理标志商标。

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像叮咚作响的山泉水,甘甜清脆,韵味无穷;这荣誉的取得,是黄松甸人多年艰苦努力、辛勤劳作的结果,永远定格在了青山绿水间,映照在他们创业之路上。



原文链接
2023-03-06 17:10:00
Text

黄松甸:仙草一株林中秀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坐落在长白山余脉的威虎岭下,群山环抱,碧水长流,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因它地处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最适合菌类作物生长,60年代初就有人在此种植灵芝。经过70年不懈努力,如今的黄松甸灵芝种植已经由过去的封闭保守、单打独斗,发展到如今集约化、机械化和开放式经营,灵芝的种植规模、产品数量迅猛增长,成为远近闻名的灵芝之乡。

灵芝又称仙草、瑞草,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一般生长在高湿度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在我国分部较广。黄松甸因地理条件优越、培植技术高超、技术人才充足而备受瞩目,灵芝具有“菌盖厚、菌管黄、形似肾、畸形少”的特点,深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70年来,在青山绿水间,在树影摇曳下,黄松甸人辛勤耕耘,投资企业苦心经营,市、镇两级政府积极引导,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冲破了“散户量少”的低谷徘徊,如今得到井喷式发展,开创了黄松甸灵芝种植产业新局面。

2004年,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年会在蛟河市召开,黄松甸被列为唯一参观现场;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食(药)用菌生产基地,2001黄松甸灵芝荣获首届长春农博会名牌产品,2012年黄松甸灵芝种植基地成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5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松甸灵芝”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黄松甸”为地理标志商标。

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像叮咚作响的山泉水,甘甜清脆,韵味无穷;这荣誉的取得,是黄松甸人多年艰苦努力、辛勤劳作的结果,永远定格在了青山绿水间,映照在他们创业之路上。



原文链接
2023-03-06 17:10:00
Movie

“灵芝之乡”黄松甸镇灵芝种植产业发展纪实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蛟河黄松甸镇下辖12个行政村、两个社区、54个自然屯,人口1.56万,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近年来,他们依托地理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做大做强灵芝种植产业,让灵芝这株仙草,从远古走向现在,从山崖走入村庄,造福一方百姓,书写新的的篇章。但是,黄松甸灵芝产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曲折艰辛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到如今的光彩照人,其中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组织和引领作用。

2020年,镇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就大胆提出,在未来五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5.5%,招商引资实现2.8亿元,灵芝种植发展到200万椴,菌大市场交易额实现55亿元,建成日产5万袋以上菌包加工厂10家,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为此,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到长春、浙江等地深入洽谈推进食用菌产业园、灵芝特色小镇等项目,邀请了吉林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到黄松甸考察,深入对接项目建设。五年间,共计完成引资8000万元,建设了食用菌深加工等16个重点项目。

5年来,镇政府重点抓好灵芝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挥品牌牵动效应,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和规模园区31个,举办灵芝节三次,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训20多次,举办现场推介会10多次。兴建农产品交易大市场,并投对食用菌对大市场进行提升改造,给灵芝种植户实施补贴奖励,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灵芝种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截止2021年底,黄松甸灵芝种种植100万椴,生产灵芝200吨,灵芝孢子粉100吨粉,创造产值3000万元,黄松甸灵芝及孢子粉已成为菌农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来源。

深山出俊鸟,灵芝发新芽。黄松甸,这个小家碧玉型山区小镇,如今已经声名远播,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 “灵芝之乡”。



原文链接
2023-03-06 17:17:00
Text

“灵芝之乡”黄松甸镇灵芝种植产业发展纪实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蛟河黄松甸镇下辖12个行政村、两个社区、54个自然屯,人口1.56万,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近年来,他们依托地理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做大做强灵芝种植产业,让灵芝这株仙草,从远古走向现在,从山崖走入村庄,造福一方百姓,书写新的的篇章。但是,黄松甸灵芝产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曲折艰辛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到如今的光彩照人,其中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组织和引领作用。

2020年,镇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就大胆提出,在未来五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5.5%,招商引资实现2.8亿元,灵芝种植发展到200万椴,菌大市场交易额实现55亿元,建成日产5万袋以上菌包加工厂10家,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

为此,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到长春、浙江等地深入洽谈推进食用菌产业园、灵芝特色小镇等项目,邀请了吉林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到黄松甸考察,深入对接项目建设。五年间,共计完成引资8000万元,建设了食用菌深加工等16个重点项目。

5年来,镇政府重点抓好灵芝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挥品牌牵动效应,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和规模园区31个,举办灵芝节三次,开展食用菌种植培训20多次,举办现场推介会10多次。兴建农产品交易大市场,并投对食用菌对大市场进行提升改造,给灵芝种植户实施补贴奖励,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灵芝种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截止2021年底,黄松甸灵芝种种植100万椴,生产灵芝200吨,灵芝孢子粉100吨粉,创造产值3000万元,黄松甸灵芝及孢子粉已成为菌农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来源。

深山出俊鸟,灵芝发新芽。黄松甸,这个小家碧玉型山区小镇,如今已经声名远播,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 “灵芝之乡”。



原文链接
2023-03-06 17:17:00
Movie

黄松甸——“蘑菇院士”李玉扶贫梦开始的地方

编辑:李雨楠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登上最高领奖台。李玉院士说,食用菌不仅仅是一盘菜,已成为我国很多乡村里的支柱产业,也将是未来当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年近八旬的李玉,今天仍然在食用菌产业的一线忙碌着。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从2012年以来,他先后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如今有很多李玉团队指导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但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是他最早进行产业化推广的地方。

蛟河市黄松甸镇受自然气候条件制约,无霜期短,种植农作物产量极低。李玉了解到,黄松甸镇有栽植木耳的传统,但长期采用粗放的栽培模式,产量、产值一直上不去。在上世纪90年代,李玉提出要把“低温”变成优质资源,转化为适合木耳生长的特殊条件。

于是,黄松甸镇政府与李玉科研团队展开合作,采用先进的技术种植木耳,经过试验田实验,将选育的优质品种、先进实用的技术都带到黄松甸镇并传授给农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都上去了,产出的“小碗耳”深受市场欢迎。黄松甸的农民通过多年的努力,从土坯房搬进砖瓦房,全镇1.4万多人口,木耳产值达到27亿多元。

30多年过去,如今的黄松甸镇已成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建成“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黄松甸镇在李玉带动下,不少当地人因栽培木耳致富,还有不少成了团队新的技术员,仅派往贵州一地指导产业发展的就有20余人。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与科研攻关,李玉院士及团队将吉林省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并且成为吉林省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之一。目前,吉林省食用菌产业总体呈带状分布,重点以中部半山区、东部山区为主,沿302国道形成敦化、和龙、图们、延吉、珲春、安图、汪清、蛟河等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形成了百公里蘑菇长廊。

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吉林的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传统品种稳步发展,灵芝、银耳、桑黄、大球盖菇等珍稀品种发展加快,由李玉和他的团队帮助建立的磐石取柴河滑子蘑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针菇基地、和龙八家子桑黄基地等等,在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
2022-09-16 22:23:00
Text

黄松甸——“蘑菇院士”李玉扶贫梦开始的地方

编辑:李雨楠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登上最高领奖台。李玉院士说,食用菌不仅仅是一盘菜,已成为我国很多乡村里的支柱产业,也将是未来当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年近八旬的李玉,今天仍然在食用菌产业的一线忙碌着。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从2012年以来,他先后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如今有很多李玉团队指导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但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是他最早进行产业化推广的地方。

蛟河市黄松甸镇受自然气候条件制约,无霜期短,种植农作物产量极低。李玉了解到,黄松甸镇有栽植木耳的传统,但长期采用粗放的栽培模式,产量、产值一直上不去。在上世纪90年代,李玉提出要把“低温”变成优质资源,转化为适合木耳生长的特殊条件。

于是,黄松甸镇政府与李玉科研团队展开合作,采用先进的技术种植木耳,经过试验田实验,将选育的优质品种、先进实用的技术都带到黄松甸镇并传授给农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都上去了,产出的“小碗耳”深受市场欢迎。黄松甸的农民通过多年的努力,从土坯房搬进砖瓦房,全镇1.4万多人口,木耳产值达到27亿多元。

30多年过去,如今的黄松甸镇已成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建成“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黄松甸镇在李玉带动下,不少当地人因栽培木耳致富,还有不少成了团队新的技术员,仅派往贵州一地指导产业发展的就有20余人。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与科研攻关,李玉院士及团队将吉林省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并且成为吉林省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之一。目前,吉林省食用菌产业总体呈带状分布,重点以中部半山区、东部山区为主,沿302国道形成敦化、和龙、图们、延吉、珲春、安图、汪清、蛟河等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形成了百公里蘑菇长廊。

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吉林的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传统品种稳步发展,灵芝、银耳、桑黄、大球盖菇等珍稀品种发展加快,由李玉和他的团队帮助建立的磐石取柴河滑子蘑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针菇基地、和龙八家子桑黄基地等等,在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
2022-09-16 22:23:00
Movie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撑起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今年,黄松甸镇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三促”模式推动三合村自营自建菌包加工厂,持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引领促振兴

三合村党支部以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结合村情,因地制宜,采用“合作社+生产车间+农户”运作模式,打造三合村菌包加工厂,主要经营黑木耳菌袋代料加工,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解决劳动力稳定就地就业100余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生产专业促提升

该菌包厂总投资712万,占地面积2100坪,在历经厂房选址建设、设备购买调试、电路设施维护等阶段后,于2023年1月进入试生产期。在拌料、套袋、装车、灭菌、冷却以及接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中,菌包厂采用上筐机、下筐机、拔棒机及高压灭菌柜等半自动生产线,不仅解决用工难等问题,节约劳动成本,菌包产量也得到提高,设计能力为日产菌包13万袋,目前日产量为8.6万袋左右。在菌袋制作结束后,菌包厂免费为菌农将菌袋配送到家,并帮助菌农将菌袋悬挂吊棚,降低菌袋染菌机率,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益,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品牌特色促竞争

“黄松甸黑木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品牌的引领下,镇党委、政府及三合村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品牌效益,申报产业集群项目,扩建厂房,引进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解决生产周期长、费功费力、出“耳”不齐、产量不稳等问题,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擦亮黄松甸黑木耳“金字招牌”。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22:00
Text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撑起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今年,黄松甸镇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三促”模式推动三合村自营自建菌包加工厂,持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引领促振兴

三合村党支部以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结合村情,因地制宜,采用“合作社+生产车间+农户”运作模式,打造三合村菌包加工厂,主要经营黑木耳菌袋代料加工,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解决劳动力稳定就地就业100余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生产专业促提升

该菌包厂总投资712万,占地面积2100坪,在历经厂房选址建设、设备购买调试、电路设施维护等阶段后,于2023年1月进入试生产期。在拌料、套袋、装车、灭菌、冷却以及接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中,菌包厂采用上筐机、下筐机、拔棒机及高压灭菌柜等半自动生产线,不仅解决用工难等问题,节约劳动成本,菌包产量也得到提高,设计能力为日产菌包13万袋,目前日产量为8.6万袋左右。在菌袋制作结束后,菌包厂免费为菌农将菌袋配送到家,并帮助菌农将菌袋悬挂吊棚,降低菌袋染菌机率,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益,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品牌特色促竞争

“黄松甸黑木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品牌的引领下,镇党委、政府及三合村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品牌效益,申报产业集群项目,扩建厂房,引进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解决生产周期长、费功费力、出“耳”不齐、产量不稳等问题,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擦亮黄松甸黑木耳“金字招牌”。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22:00
Movie

现代农业建设走出新天地

编辑:李雨楠    来源:新华网   

粮稳民安,农兴国富!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毫不松懈地为吉林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2月16日起,新华网吉林频道将刊发系列文章,展现省农业农村厅的担当、作为、成绩。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质量。近年来,吉林省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根本点着眼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探索新模式,趟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

“智慧农业” 以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手机、电脑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的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村各地块的农业气象信息。近年来,这个合作社利用数字农业管理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农场”生产经营模式。

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将玉米生产管理分为10个阶段35个关键决策环节,并结合土壤墒情、气象等因素出具了一套完整的种植规划方案。同时,针对合作社现有农机和托管的耕地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农机方案,其中包括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耕地质量监测等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通过平台已经实现了作业任务下达、农机调度、农机作业轨迹、农机作业质量等功能。在经营管理上,平台上的上市公司财务团队为合作社预算所有支出,大大节省了合作社生产经营成本。

“通过智慧乡村建设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四平市铁东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铁东区全面启动运营“数字村”信息网络,开启了吉林省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先河,成为全省首先实现“数字村”全覆盖的县区。

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产业带来了实惠。在延边州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基地,物联网监控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给“难伺候”的桑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基地的桑黄种植量已经超过百万段。

“数字村”是数字吉林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吉林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推广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共享课堂,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以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建成益农信息社8358个,覆盖全省88.5%以上行政村。

融合之路 提升农业价值链

2022年10月,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坐落在饮马河西岸的这个小村,素有“稻村”美誉。该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行村企联营,以稻为媒,衔接农田建设、乡村旅游,以规模化发展优质水稻产业,走上了一条现代农业新“稻”路。

从入秋开始,红光村的大米订单纷至沓来,稻米加工厂的生产线忙个不停,工作人员将“有机米”“种子米”“胚芽米”等产品发往全国各地。育种、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农旅融合,农业产业链越来越长,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大米依托‘吉字号’的品牌优势,销路更广了。”新米上市的时节,红光村村民赵先生看着不断增多的订单高兴地说,“企业将村里的大米打造成品牌,一斤大米少的卖到6元,高端的能卖到40多元。”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红光村又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产业发展和富民增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乡村文旅之路。

红光村在稻田边种植鲜花,修建栈道、观景平台和景观小品,来观光的人可以走进稻田看美景、闻稻香、听蛙鸣……与稻田诗情画意相呼应,村里还建设了一座现代农业稻田公园,如今这里也成了村里新的“网红”打卡地,稻田成了风景也能增收。

为了把农、文、旅融合做强做大,红光村开始谋划建设“一河两岸田园综合体”,将开设朝鲜族民宿、特色美食街等,丰富旅游业态,让红光村更加聚人气、有活力。目前,由吉林农业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水稻深加工项目已落户九台区,利用水稻加工过程产生的稻壳、稻糠等副产物,开发了面膜、纤维食品等12种产品,红光村借此开始谋划布局一二三产融合,持续推进稻米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品牌引领 吉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品牌盛则农业盛,品牌强则农业强。

蛟河市黄松甸镇在吉林乃至全国小有名气。这里木耳产量多,质量好,还有一个年交易量20亿元的市场,黄松甸木耳的价格影响着全国木耳价格的走势。在黄松甸镇伟光村黑木耳产业园区,各样的菌袋整齐地摆放在棚架上,形状各异的黑木耳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长势喜人。

农民在“品牌”战略的引领下,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村95%的村民都选择种植黑木耳。我种植5万袋春耳和3万袋秋耳,一年挣了10多万元。”谈起收益,村民孙进民很开心。

2021年,黄松甸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90%以上来自木耳。这里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的,每到定植、采耳、交易季节,还吸引附近林业局、蛟河市和全国各地的千余务工者。立足一个资源,围绕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食用菌特色产业为黄松甸人描绘出美好“钱景”,也让大山深处的“黑色瑰宝”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夺目光彩。

近年来,吉林省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实现了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迈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

吉林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农业的白金(大米)、黄金(玉米)、彩金(杂粮杂豆)、铂金(人参)、黑金(黑木耳)“五张名片”,将品牌与地域、农耕、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快速成长,农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吉林省大米、玉米、杂粮杂豆、人参、食用菌、畜牧等产业优化升级。

如今,吉林省重点培育79个市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188个企业品牌,267个产品品牌。全省有效使用“两品一标”产品数量138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60个,绿色食品119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4个。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同时调优产业结构,构建新格局,打造新引擎,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增产转向提质,进一步做强做优全产业链,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38:00
Text

现代农业建设走出新天地

编辑:李雨楠    来源:新华网   

粮稳民安,农兴国富!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毫不松懈地为吉林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力量。2月16日起,新华网吉林频道将刊发系列文章,展现省农业农村厅的担当、作为、成绩。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质量。近年来,吉林省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根本点着眼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探索新模式,趟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

“智慧农业” 以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手机、电脑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的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村各地块的农业气象信息。近年来,这个合作社利用数字农业管理系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农场”生产经营模式。

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将玉米生产管理分为10个阶段35个关键决策环节,并结合土壤墒情、气象等因素出具了一套完整的种植规划方案。同时,针对合作社现有农机和托管的耕地量身定制了一套智慧农机方案,其中包括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耕地质量监测等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通过平台已经实现了作业任务下达、农机调度、农机作业轨迹、农机作业质量等功能。在经营管理上,平台上的上市公司财务团队为合作社预算所有支出,大大节省了合作社生产经营成本。

“通过智慧乡村建设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四平市铁东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铁东区全面启动运营“数字村”信息网络,开启了吉林省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先河,成为全省首先实现“数字村”全覆盖的县区。

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产业带来了实惠。在延边州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基地,物联网监控云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给“难伺候”的桑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基地的桑黄种植量已经超过百万段。

“数字村”是数字吉林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吉林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推广智慧农业、直播带货、共享课堂,让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活,以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建成益农信息社8358个,覆盖全省88.5%以上行政村。

融合之路 提升农业价值链

2022年10月,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入选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坐落在饮马河西岸的这个小村,素有“稻村”美誉。该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行村企联营,以稻为媒,衔接农田建设、乡村旅游,以规模化发展优质水稻产业,走上了一条现代农业新“稻”路。

从入秋开始,红光村的大米订单纷至沓来,稻米加工厂的生产线忙个不停,工作人员将“有机米”“种子米”“胚芽米”等产品发往全国各地。育种、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农旅融合,农业产业链越来越长,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大米依托‘吉字号’的品牌优势,销路更广了。”新米上市的时节,红光村村民赵先生看着不断增多的订单高兴地说,“企业将村里的大米打造成品牌,一斤大米少的卖到6元,高端的能卖到40多元。”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红光村又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产业发展和富民增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乡村文旅之路。

红光村在稻田边种植鲜花,修建栈道、观景平台和景观小品,来观光的人可以走进稻田看美景、闻稻香、听蛙鸣……与稻田诗情画意相呼应,村里还建设了一座现代农业稻田公园,如今这里也成了村里新的“网红”打卡地,稻田成了风景也能增收。

为了把农、文、旅融合做强做大,红光村开始谋划建设“一河两岸田园综合体”,将开设朝鲜族民宿、特色美食街等,丰富旅游业态,让红光村更加聚人气、有活力。目前,由吉林农业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水稻深加工项目已落户九台区,利用水稻加工过程产生的稻壳、稻糠等副产物,开发了面膜、纤维食品等12种产品,红光村借此开始谋划布局一二三产融合,持续推进稻米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品牌引领 吉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品牌盛则农业盛,品牌强则农业强。

蛟河市黄松甸镇在吉林乃至全国小有名气。这里木耳产量多,质量好,还有一个年交易量20亿元的市场,黄松甸木耳的价格影响着全国木耳价格的走势。在黄松甸镇伟光村黑木耳产业园区,各样的菌袋整齐地摆放在棚架上,形状各异的黑木耳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长势喜人。

农民在“品牌”战略的引领下,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村95%的村民都选择种植黑木耳。我种植5万袋春耳和3万袋秋耳,一年挣了10多万元。”谈起收益,村民孙进民很开心。

2021年,黄松甸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90%以上来自木耳。这里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的,每到定植、采耳、交易季节,还吸引附近林业局、蛟河市和全国各地的千余务工者。立足一个资源,围绕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食用菌特色产业为黄松甸人描绘出美好“钱景”,也让大山深处的“黑色瑰宝”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夺目光彩。

近年来,吉林省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实现了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迈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

吉林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农业的白金(大米)、黄金(玉米)、彩金(杂粮杂豆)、铂金(人参)、黑金(黑木耳)“五张名片”,将品牌与地域、农耕、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快速成长,农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吉林省大米、玉米、杂粮杂豆、人参、食用菌、畜牧等产业优化升级。

如今,吉林省重点培育79个市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188个企业品牌,267个产品品牌。全省有效使用“两品一标”产品数量138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60个,绿色食品119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4个。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同时调优产业结构,构建新格局,打造新引擎,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增产转向提质,进一步做强做优全产业链,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38:00
Movie

蛟河市黄松甸镇千棚灵芝喜获丰收

编辑:李雨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眼下正是灵芝孢子粉采收的时节,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的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灵芝孢子粉喜获丰收。

近日,在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到一株株大小各异、形态万千的灵芝挤挤挨挨地铺满地面,工人们正忙着将收集好的灵芝孢子粉铺在大棚内进行晾晒。据吉林省爱康寿菌业有限公司技术指导徐敏介绍,现在灵芝正处于出粉期,灵芝长势和灵芝出粉率都非常好,接下来,他们会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深加工,并打包装销售。目前,他们正在联系各地的经销商和网红主播,争取做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使孢子粉卖出更好的价格。

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是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为引领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基地共建有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保守可达4750万元,利润1650万元,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灵芝基地的建成也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在灵芝制菌种、种植、孢子粉采摘期间,需要大量工人前来务工,每年可带动周边乡村500余名村民就业致富。

前进乡团山子村村民佟富强表示,往年这个时候他早已外出打工了,然而今年由于疫情关系,没能走出去,恰巧,家边建了个灵芝基地,在这干活儿,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钱,守家带地比在外面挣得多多了,他感觉非常高兴。

据了解,近年来,蛟河市黄松甸镇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黄松甸灵芝、黑木耳已经成为蛟河市黄松甸镇一张靓丽的名片。截至目前,该镇黑木耳发展到3.5亿袋,产量1.5万吨,灵芝156万锻,可产灵芝325万吨、灵芝孢子粉160万吨,总产值可达12.2亿元。

蛟河市黄松甸镇党委副书记张清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秉持产业立镇、产业兴镇、产业强镇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在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奋力谱写蛟河市黄松甸镇振兴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51:00
Text

蛟河市黄松甸镇千棚灵芝喜获丰收

编辑:李雨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眼下正是灵芝孢子粉采收的时节,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的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灵芝孢子粉喜获丰收。

近日,在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到一株株大小各异、形态万千的灵芝挤挤挨挨地铺满地面,工人们正忙着将收集好的灵芝孢子粉铺在大棚内进行晾晒。据吉林省爱康寿菌业有限公司技术指导徐敏介绍,现在灵芝正处于出粉期,灵芝长势和灵芝出粉率都非常好,接下来,他们会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深加工,并打包装销售。目前,他们正在联系各地的经销商和网红主播,争取做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使孢子粉卖出更好的价格。

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是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为引领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基地共建有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保守可达4750万元,利润1650万元,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灵芝基地的建成也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在灵芝制菌种、种植、孢子粉采摘期间,需要大量工人前来务工,每年可带动周边乡村500余名村民就业致富。

前进乡团山子村村民佟富强表示,往年这个时候他早已外出打工了,然而今年由于疫情关系,没能走出去,恰巧,家边建了个灵芝基地,在这干活儿,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钱,守家带地比在外面挣得多多了,他感觉非常高兴。

据了解,近年来,蛟河市黄松甸镇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黄松甸灵芝、黑木耳已经成为蛟河市黄松甸镇一张靓丽的名片。截至目前,该镇黑木耳发展到3.5亿袋,产量1.5万吨,灵芝156万锻,可产灵芝325万吨、灵芝孢子粉160万吨,总产值可达12.2亿元。

蛟河市黄松甸镇党委副书记张清东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秉持产业立镇、产业兴镇、产业强镇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在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奋力谱写蛟河市黄松甸镇振兴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51:00
Movie

蛟河市黄松甸镇:打造千棚灵芝 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雨楠   

从2021年末起,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培育家庭农场,构建产业发展基础。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石与保障,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黄松甸镇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包保家庭农场责任体系,定期下乡入户了解家庭农场基本信息,掌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黄松甸镇共有注册的家庭农场30家,其中双山村灵芝种植家庭农场2家,年种植灵芝大棚10栋,灵芝椴1.2万余椴。

成立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牵头,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双山村地域广阔,生态环境优渥,灵芝种植基地便选址在双山村,并由三个村共同经营管理。合作社的成立,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壮起来,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鼓励多方合作,搭建产业兴旺桥梁。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中来,共同参与经营。同时,为壮大其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组织部专项资金290万元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千棚灵芝种植基地总投资3100万元,共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达4750万元,利润175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在下一步工作中,黄松甸镇党委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继续采取“家庭农场+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将灵芝种植产业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写好黄松甸镇产业发展旺、乡村振兴强的新时代篇章。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9:00
Text

蛟河市黄松甸镇:打造千棚灵芝 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雨楠   

从2021年末起,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培育家庭农场,构建产业发展基础。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石与保障,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黄松甸镇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包保家庭农场责任体系,定期下乡入户了解家庭农场基本信息,掌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黄松甸镇共有注册的家庭农场30家,其中双山村灵芝种植家庭农场2家,年种植灵芝大棚10栋,灵芝椴1.2万余椴。

成立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牵头,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双山村地域广阔,生态环境优渥,灵芝种植基地便选址在双山村,并由三个村共同经营管理。合作社的成立,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壮起来,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鼓励多方合作,搭建产业兴旺桥梁。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中来,共同参与经营。同时,为壮大其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组织部专项资金290万元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千棚灵芝种植基地总投资3100万元,共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达4750万元,利润175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在下一步工作中,黄松甸镇党委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继续采取“家庭农场+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将灵芝种植产业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写好黄松甸镇产业发展旺、乡村振兴强的新时代篇章。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9:00
Movie

黄松甸镇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雨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21年末起,黄松甸镇以党建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为使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可以健康发展,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了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共同参与经营。同时,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组织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专项资金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截至目前,千棚灵芝种植基地总投资3100万元,共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保守可达4750万元,利润1650万元,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下一步,黄松甸镇党委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继续采取家庭农场+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明确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大力发展好灵芝产业。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扩大黄松甸灵芝品牌效应,建设孢子粉GMP车间,办理保健品备案手续,增加孢子粉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灵芝产业的品质,力争通过各方努力,将灵芝种植产业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写好黄松甸镇产业发展旺,乡村振兴强的新时代篇章。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8:00
Text

黄松甸镇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雨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21年末起,黄松甸镇以党建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为使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可以健康发展,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了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共同参与经营。同时,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组织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专项资金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截至目前,千棚灵芝种植基地总投资3100万元,共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保守可达4750万元,利润1650万元,可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下一步,黄松甸镇党委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继续采取家庭农场+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明确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大力发展好灵芝产业。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扩大黄松甸灵芝品牌效应,建设孢子粉GMP车间,办理保健品备案手续,增加孢子粉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灵芝产业的品质,力争通过各方努力,将灵芝种植产业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写好黄松甸镇产业发展旺,乡村振兴强的新时代篇章。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8:00
Movie

蛟河黄松甸镇:灵芝“住”大棚,致富好“钱”景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日报   

去年年底,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如今,已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达4750万元,利润175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培育家庭农场,构建产业发展基础。黄松甸镇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包保家庭农场责任体系,定期下乡入户了解家庭农场基本信息,掌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黄松甸镇共有注册的家庭农场30家,其中双山村灵芝种植家庭农场2家,年种植灵芝大棚10栋,灵芝椴1.2万余椴。

成立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牵头,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双山村地域广阔,生态环境优渥,灵芝种植基地便选址在双山村,并由三个村共同经营管理。合作社的成立,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壮起来,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鼓励多方合作,搭建产业兴旺桥梁。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中来,共同参与经营。同时,为壮大其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组织部专项资金290万元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5:00
Text

蛟河黄松甸镇:灵芝“住”大棚,致富好“钱”景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日报   

去年年底,蛟河市黄松甸镇以党建引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双山村打造千棚灵芝种植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如今,已建成灵芝大棚1000栋,种植灵芝椴120万椴,可产孢子粉25万斤,干灵芝50万斤,预计总产值可达4750万元,利润175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培育家庭农场,构建产业发展基础。黄松甸镇成立镇村两级领导包保家庭农场责任体系,定期下乡入户了解家庭农场基本信息,掌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截至目前,黄松甸镇共有注册的家庭农场30家,其中双山村灵芝种植家庭农场2家,年种植灵芝大棚10栋,灵芝椴1.2万余椴。

成立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伟光村、南顶子村、双山村党支部牵头,以资金、土地等资产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黄松甸镇山村药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双山村地域广阔,生态环境优渥,灵芝种植基地便选址在双山村,并由三个村共同经营管理。合作社的成立,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壮起来,也为千棚灵芝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鼓励多方合作,搭建产业兴旺桥梁。为解决技术、管理经验、资金等瓶颈,进一步增加规模效益,合作社吸纳双山村的两个灵芝种植家庭农场以及爱康寿生物科技公司加入到千棚灵芝种植项目中来,共同参与经营。同时,为壮大其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长青村等10个村利用组织部专项资金290万元投资入股该项目。各方的加入与合作不仅促进了千棚灵芝产业项目的经营规模稳步发展,也为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45:00
Movie

黄松甸镇灵芝弹孢子 收获“致富金”

编辑:李雨楠   

  近日,黄松甸镇千棚灵芝种植基地开始对灵芝孢子粉进行采收。 

  7月下旬至8月初为采粉前期,每天每棚的灵芝孢子粉采集量在1-2斤左右,8月份为采粉中期,此时灵芝孢子的弹射量会迎来顶峰,每天每棚的采集量在8-10斤左右,9月份为采粉后期,灵芝孢子粉的采集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 

  为确保电力充足,风机能够正常运转抽粉,基地多方联系电力部门,为基地架电线、换线路,增加电线载容量,为灵芝孢子粉采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电力保障。 

  在下一步工作中,基地将着重从电力维护、孢子粉采集、晾晒及破壁、后期销售等环节入手,延长灵芝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黄松甸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35:00
Text

黄松甸镇灵芝弹孢子 收获“致富金”

编辑:李雨楠   

  近日,黄松甸镇千棚灵芝种植基地开始对灵芝孢子粉进行采收。 

  7月下旬至8月初为采粉前期,每天每棚的灵芝孢子粉采集量在1-2斤左右,8月份为采粉中期,此时灵芝孢子的弹射量会迎来顶峰,每天每棚的采集量在8-10斤左右,9月份为采粉后期,灵芝孢子粉的采集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 

  为确保电力充足,风机能够正常运转抽粉,基地多方联系电力部门,为基地架电线、换线路,增加电线载容量,为灵芝孢子粉采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电力保障。 

  在下一步工作中,基地将着重从电力维护、孢子粉采集、晾晒及破壁、后期销售等环节入手,延长灵芝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黄松甸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2022-09-16 18:35:00
Movie

北华大学机械学院调研组到黄松甸镇 进行产业调研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近日,北华大学机械学院调研组来到黄松甸镇对食用菌产业进行了调研工作。

调研组先到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见到厂内的做菌工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拌料、打袋、灭菌、冷却、接菌、养菌……各项做菌工作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随后,调研组来到黄松甸镇食药用菌文化展览馆进行调研,经过现场讲解员的详细介绍,调研组全面了解了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文化的特色及发展情况。随后,调研组还与镇党委领导、站办所负责人及行业代表就产业发展前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座谈。

未来,黄松甸镇将以党建引领为前提,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立足新起点,推动全镇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28:00
Text

北华大学机械学院调研组到黄松甸镇 进行产业调研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近日,北华大学机械学院调研组来到黄松甸镇对食用菌产业进行了调研工作。

调研组先到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见到厂内的做菌工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拌料、打袋、灭菌、冷却、接菌、养菌……各项做菌工作都在紧张有序进行中。随后,调研组来到黄松甸镇食药用菌文化展览馆进行调研,经过现场讲解员的详细介绍,调研组全面了解了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文化的特色及发展情况。随后,调研组还与镇党委领导、站办所负责人及行业代表就产业发展前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有效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座谈。

未来,黄松甸镇将以党建引领为前提,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立足新起点,推动全镇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
2023-03-06 16:28:00
Movie

添一抹新绿 建生态家园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为增强全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近日,黄松甸镇组织2023年“添一抹新绿,建生态家园”义务植树周活动。

全镇共出动领导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社会各界爱绿护绿人士等5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参加活动,清理路边河边私搭乱建和小片荒3500平方米,栽植云杉、金叶榆、红叶李等乔木、灌木1500株,绿篱20000株,种植油菜花6公顷,沿河路补植3公里,目前镇区共打造广场、绿地、景观、口袋公园面积22000平方米,花海面积30000平方米。

下步,黄松甸镇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为建设山清水秀、绿意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黄松甸贡献一份力量。






原文链接
2023-04-20 22:00:00
Text

添一抹新绿 建生态家园

编辑:李雨楠    来源:吉林广播网   

为增强全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近日,黄松甸镇组织2023年“添一抹新绿,建生态家园”义务植树周活动。

全镇共出动领导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社会各界爱绿护绿人士等5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参加活动,清理路边河边私搭乱建和小片荒3500平方米,栽植云杉、金叶榆、红叶李等乔木、灌木1500株,绿篱20000株,种植油菜花6公顷,沿河路补植3公里,目前镇区共打造广场、绿地、景观、口袋公园面积22000平方米,花海面积30000平方米。

下步,黄松甸镇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为建设山清水秀、绿意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黄松甸贡献一份力量。






原文链接
2023-04-20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