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 扛起“大粮仓”
编辑:孔笑妍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2022-05-16 19:59 校对:李晴 审核:金可红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牢记嘱托、不负期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省抓好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综合施策,保护好黑土地,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日,在梨树模式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内,伴随着机械作业阵阵的轰鸣声,拖拉机牵引着大型免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吹响了梨树县2022年“梨树模式”助力春播生产“冲锋号”。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镝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承包加代耕的面积超过330公顷,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梨树模式”是一套以保护黑土地为目的,以秸秆覆盖为方式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方式,主要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也就是把秸秆留在土地上,相当于给土地盖了一层被子。
2021年,我省成立了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定了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并与中科院签署框架协议,联合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稳住“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为了提高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12亿元保护性耕作补贴春耕前已拨付到全省各地,按照玉米秸秆覆盖量划分3个档次进行补贴,秸秆覆盖量60%以上每亩补助不超过100元,秸秆覆盖量30%至60%的每亩补助不超过80元,秸秆覆盖量在30%以下的每亩补助不超过40元。同时,启动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免耕播种机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并同步上传,固化保护性耕作地理坐标,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2019年以来,我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实现“三连增”“三跨越”。2021年,梨树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今年,我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32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0万亩以上。
【相关新闻】
※ 吉林:聚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 闯出新风景 驶上新赛道 ——吉林省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 护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 敢当排头勇争先——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纪事
※ 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我省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纪实
※ 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党委——高质量党建引领“红旗”飞扬
※ (不负殷殷嘱托)吉林:精准施策补齐民生短板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
※ (不负殷殷嘱托)吉林:汽车产业不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不负殷殷嘱托)吉林:稳住大国粮仓 端牢中国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