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央媒眼中的吉林︱多措并举保温暖过冬 “生态接力”守迁徙通道
编辑:孔笑妍 来源:中国吉林网 2023-11-07 07:35
人民日报刊发《管好用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中对我省2022年出台的《吉林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综合稿件《中国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其中报道我省经济三季报多项数据表现亮眼。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华独家·聚焦吉林旅游万亿级攻坚行动丨长春: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红旗街旅游休闲街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切入点,报道长春市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成果;推出《中俄“生态接力”守护候鸟迁徙通道》,报道吉林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候鸟在迁徙通道上飞得更安全,也让更多沿线居民从绿色发展中受益;经济参考报整版刊发综合稿件《“像抓油气产量一样抓新能源”——东北老油田的新“风光”》,其中报道吉林油田发力新能源取得的成就。
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播出《强冷空气来袭,各地多措并举保障居民温暖过冬》。吉林省降温明显、各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应对,确保人民生产生活正常有序。
经济日报刊发《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其中报道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金融机构的发力点。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综合稿件《中国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其中报道我省经济三季报多项数据表现亮眼: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9935.68亿元,同比增长5.8%;在投资领域,总投资超过35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在长春火热推进,展现我省发展活力;在对外开放方面,长春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开发开放深入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对外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人民日报刊发《管好用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中报道我省在2022年出台的《吉林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对紧急情况下的维修资金使用做了明确说明。
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观长白 | 昔日“盐碱地”,今朝“米粮川”》,报道35年间吉林省农业科院水稻研究所几代专家坚持在镇赉县嘎什根乡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研究、试验和推广,“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取得的成功经验;如今,让稻米优质更优价的“稻蟹共养”模式正在镇赉县逐步推开。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吉林省启动暴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华独家·聚焦吉林旅游万亿级攻坚行动丨长春: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旅游休闲街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切入点,报道长春市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成果。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中俄“生态接力”守护候鸟迁徙通道》,从中国和俄罗斯以“生态接力”守护途经两国的候鸟迁徙通道的视角,报道吉林省西部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生态之变”,呈现出秋冬之交的至美生态图景;展现吉林省这些年加强对“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的守护。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吉林松原新雪季文旅推介会在天津举办》,报道2023吉林松原新雪季暨松原查干湖第22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主题推介会在天津市举办,活动发布了2023松原新雪季全域旅游产品及松原查干湖冰雪旅游新体验,新雪季将以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为引领,全域联动呈现76项系列活动。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刊发相同内容。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千城胜景|吉林磐石:红枫如画 晚来秋浓》。
经济参考报刊发综合稿件《“像抓油气产量一样抓新能源”——东北老油田的新“风光”》,其中报道吉林油田不仅通过风光发电项目逐步实现绿电替代,还通过地热、空气源热部分替代天然气加热,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60万立方米;此外,结合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技术,还实现了零碳生产。
新华社刊发《2023年“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吉林赛区)圆满收官》,报道本次比赛共有196支球队,参赛人数达2986人,为广大球迷奉献662场精彩比赛,推动足球运动在吉林省的发展。
新华社刊发《首届“Ju超”落幕 亚泰桂花苑队荣膺冠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之声播出《强冷空气来袭,各地多措并举保障居民温暖过冬》,其中报道受雨雪降温大风多重天气影响,吉林省降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累计降温幅度一般可达可达8-12℃,部分地方可达14℃以上,吉林省应对冰冻灾害指挥部5日13时启动吉林省暴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通化市各部门提前谋划、积极应对,确保人民生产生活正常有序。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CCTV-2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正点财经”报道相关内容。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直播《暴雪橙色预警 直击东北等地强降雪》,报道吉林中西部强降雪最新情况,展现了我省采取的应急保障措施。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白山松水看振兴 | 通化 东北抗联精神薪火相传 擘画千亿级产业集群》,独家专访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全面展现通化市谋振兴的新探索新实践。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刊发《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其中报道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海字村曾经的大片盐碱地变成连片稻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金融机构的发力点。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今年以来向松原盐碱地改造项目投放贷款3.6亿元,预计年末将实现新增耕地1468公顷;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可耕地增容15万亩,粮食增产1亿斤,农民增收1.3亿元。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刊发《吉林将迎暴雪冻雨考验:长春学生居家上课 多路列车停运》。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刊发《长春市总开展公益体检关爱环卫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