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
作者:文帆 编辑:孔笑妍 来源:吉林日报 2020-05-27 08:33 校对:赵云舟 审核:金可红
农,天下之大业也。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经济界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对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行再次强调,也是对“三农”工作的鞭策和鼓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多次强调要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造成严重影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有力地证明: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4月,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六保”,保粮食能源安全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就着力抓好农业生产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大省,吉林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担负着重大政治责任。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要求我们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稳住粮食生产,“六稳”“六保”就有了坚实的物质支撑,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挑战就有了底气,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有了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吉林实际,加快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得更牢;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让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担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白山松水,大有可为;沃野千里,大有作为。
【相关新闻】
※吉林省代表团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吉林省多位代表联名建议——支持全面开展种植业大灾保险工作
※乡村振兴,吉林风景正好——代表委员热议农业农村现代化
※主动作为 奋发有为 全国两会在我省农业农村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
※吉林省代表团分组审议“两高”报告
※2020全国两会融媒体特刊(第六期)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为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江泽林接受媒体...
※【两会陈迪说】第七期稳住三农“压舱石”
※以落实“六稳”“六保”的实效护航决战决胜
※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收官战——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