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两高”报告的硬气,激发出法治底气
编辑:孔笑妍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0-05-27 11:22 校对:赵云舟 审核:张亮
5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纵观“两高”报告,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案例,记录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为公平正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鲜明标注了我国方兴未艾的法治进程,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依法审理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彰显了坚决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的决心;废除司法解释中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释放了坚决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信号;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查明涞源反杀案、丽江唐雪案等影响性防卫案件事实,依法认定正当防卫,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更加深入人心……一个个广为人知的案例展现,不仅捍卫了公平正义,更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真硬气”,有人如此评价今年的“两高”报告。无论“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逃避惩罚”,还是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无论“凡拉拢、诱迫未成年人参与有组织犯罪,一律从严追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还是“伤医扰医犯罪必须零容忍”……“两高”报告中的有关表述铿锵有力,激荡人心,的确硬气。
“两高”报告硬气,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国家坚定不移推动法治进程,法律越发引领人心。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从而坚定法治信念,塑造法治信仰。从这个角度看,“两高”报告硬气的背后,是浩荡向前的法治进步,是温润人心的正义宣示。
值得一提的是,“两高”报告并未回避自我检视,更没有忽略自身改造和反对司法腐败。比如“两高”报告均对干预说不——严格执行防止外部和内部人员干预过问司法“三个规定”;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等重大事项须记录报告。“逢问必录”,不让“零报告”架空好规定。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不仅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司法形象,更能带给公众强烈的司法认同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只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那么我国的法治建设就更有成效,人民群众就更有向心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生动而丰富的法治写照值得信赖,值得欣慰,值得点赞。
【相关新闻】
※第一观察|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5月27日:人代会审议“两高”报告等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第一观察|总书记的12个字 布局一盘大棋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特稿:脱贫攻坚,中国经验吸引世界目光
※逾110万香港市民齐撑国家安全立法
※人民网评: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多国政党政要认为——中国两会为世界传递信心
※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讲述·总书记的关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