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随心动 剪纸在双阳鹿乡
作者:刘佳旎 王佳尧 崔潇 编辑:王佳尧 来源:吉林广播网 2021-12-31 07:00
剪纸手艺人 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传承人刘秀芹:“鹿茸是鹿的一个特色,鹿嘴上面和下边一个弧度,鹿的尾巴是短的,这是梅花鹿的特征。”
“我叫刘秀芹,现在生活在长春市双阳区梅花鹿之乡。我从事剪纸有30多年了,我也一直在从事传承剪纸的这项工作,这些年带了有300多个学生。”
刘秀芹生活在双阳区,隶属于长春,是全国家养梅花鹿发源地,也是吉林省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梅花鹿对双阳人来说,不仅是“致富鹿”,鹿文化也被珍视传承。
刘秀芹:“同学们谁家养鹿?”
发言同学:“我有一个小姑家养鹿,我看鹿角有各种各样的,像海底珊瑚一样。”
刘秀芹:“你剪的梅花鹿和真的梅花鹿有没有区别?”
发言同学:“有。”
刘秀芹:“咱们民间艺术和真正的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刘秀芹擅长脱稿剪纸,这种剪纸不需要画稿,娴熟的手艺人在生活中长期观察、学习、积累内容素材,游刃有余随心剪纸。刘秀芹每周给双阳区二实验小学2-3年级的学生上两堂脱稿剪纸课,刘秀芹:“脱稿剪纸是意向造型,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剪出心中的形象。”
李姗9岁:“这个后腿往前倾一点,像跳起来一样。前腿往前倾,像要落地了一样。”
赵鑫源9岁:“我本来是剪一个正头的鹿,我想把它变换一下,剪成转过头的鹿。脖子转过去,剪个弯,就可以回头了。”
生活在鹿乡,经常和孩子打交道。刘秀芹的生活经历,馈赠给她创作灵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刘秀芹创作的《大美鹿城娃》,在全国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像《大美鹿城娃》这种篇幅比较大的作品,刘秀芹用套色剪纸表达。她选用黑纸剪刻,进行大面积镂空,给套色留有表达空间。在作品的背面贴上带颜色的纸块,按服饰、器物等贴上。用铅笔把所需套色的形状勾画下来,按形状剪下粘好,一般以三四色为宜。
刘秀芹:“我一直在传承民间剪纸,因为心里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情感几十年了,这种热爱会让我一直走下去。”
刘秀芹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