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通化市集中聚焦“四风”和不落实问题,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请听吉林台记者华雪采制的录音报道:
2月26号下午,通化市二道江区前台社区的干群工作室,坐满了区上各部门的领导和社区的老百姓。会议的内容就一个,领导请百姓提意见。纪大姐:从去年冬天开始,在1号楼和2号楼门前,这帮人买了车没有车库,都在这盖起了临时车库。这个安不安全?所以我们楼里都反映这个问题。
纪大姐的话音刚落地,区城建局副局长的辛生接过话头:“你说不满意,一个不留。你估计多长时间?3个工作日之内,全完毕。”
不到两小时,老百姓提出十多条意见和建议。各部门领导涉及到谁,谁作答,并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
据了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像这样的座谈会,通化市已经召开了78个,光是问卷调查就发了4万多份,目前已经对县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归纳梳理出7大方面、70类意见和建议。通化市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公款吃喝、超标接待、公车私用等方面开刀。
据调查,通化市“三公”消费同比下降20%。
在“问题清单”中,“工作不落实”是百姓意见最大最多的一条,通化市对此开展了建立联系点活动。全市557名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全部建立了基层党建联系点和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
通化县车岭背村三面环水,经常闹水灾。去年7月,眼看汛期又来临,老村长曹作林慌了,跟到他们村里任第一书记的水电局副局长王明伟叫起了板:“我说王局长,这个坝你修不修,你不修洪水来了,你在这值班。”
其实,王明伟和包保车岭背村的水电局早把这是挂在心上。在水电局的支持下,王明伟甩开膀子跟村民在工地整整奋战了一个星期。“干完一星期,马上来了大水,但我们的措施很得力,这场大水基本没多大损失。”当了30年的老书记曹作林深有感慨:“我们需要这样务实的干部,能实际考察,实际解决,这是老百姓的好官!”
|